KJK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9|回复: 0

超级物流“国家队”进军国际速递,与顺丰、菜鸟、京东物流有何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1 22: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3505期

全文共计 3620 字 / 阅读时长约 9 分钟

来源 | 运联智库(ID:tucmedia)

作者 | 贾艺超

编辑 | 小L

自去年中国物流集团注册成立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市场一直在关注这个“国家队”的新动向。
“出海”是近几年的关键词。无论是品牌端,还是物流端,率先“出海”的企业都或多或少缓解了增长焦虑。尤其是过去几年这一赛道上发生着的倍数级增长的故事,让头部物流企业的“国际化”变成一道必选题。
菜鸟,过去几年的国际业务占比接近50%;顺丰,今年开始通过收并购手段布局海外网络;京东物流,通过与国际快递合作的方式布局海外,并于近日推出“国际特快送”服务;“国家队”中国物流集团也在去年注册成立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
可以明显感觉到,巨头试图在国际化中找到增长密码。
那么,现阶段的国际速递业务该如何布局?中物联举办的2023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上,运联智库采访了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昭。



产业带独立站是下一个爆发点
新网络在某一时间节点出现,往往伴随着关键的推动因素。
第一波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国外的头部快递企业,UPS、FedEx、DHL也随同这些外资、合资企业进入中国,并布局外资、合资企业产品走出去的国际速递业务。因此,对于国内企业出口业务,他们便也捷足先登。
但这些头部企业出于效率考虑,首先关注的都是大中型客户,To C、To小B的业务基本是交给代理商去做。所以,这类业务上,即使这些头部国外快递企业也没有完美的服务产品。



第二波是国内快递上市后,开始在国际化上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国内快递企业的成长背景是电商兴起,因此寻找增量的时候,大家也是找服务国际电商这一熟悉的路径,并且想复制国内的模式。
而东南亚市场则是巨头们的首要目标,但事实证明,国内的模式并不适合复制到东南亚市场。玩家们在国际业务布局中纷纷选择了相对轻的模式,比如以参股控股当地快递企业的方式走出去。
第三波是跨境电商爆发,平台型企业开始跑出来。
典型的案例便是,疫情前的菜鸟还处于寻找主业务定位的阶段,疫情期间则是抓住跨境电商爆发的机会,迅速发展起国际物流业务。目前,国际业务已成为菜鸟新的增长引擎。
如今,随着阿里速卖通、TEMU、SHEIN、TikTok组成的“出海四小龙”的崛起,相应的国际物流业务也加速发展。
从产品制造企业的角度看,平台企业为主导的“全托管”模式是发展趋势。这种模式下,平台的首功是帮产品制造企业将产品销往海外客户,并同步完成结算支付和国际物流服务。这种集商务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为一体,并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一揽子服务,被业界称为“全链路的供应链集成服务”。
而这也就意味着,电商平台将有意孵化出若干个“新菜鸟”。
综合几种因素,对于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而言,要针对新市场结合自身基因,找到驱动国际速递业务发展的第四股力量。
在李勇昭看来,不是谁都有条件做成如此全面的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一方面,要在产业集群区引导商业向线上化、平台化提升;另一方面,要推动物流向集约化、全程化、国际化发展,并通过数字化、标准化为物流赋能,同时还要引入金融服务为链条助力,从而形成新型的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
“中国物流集团的资源优势支撑这样的业务发展,为产业集聚区产品出海提供全链路的供应链集成服务应该是我们的发展机会。”李勇昭说道。
这样的机会正在出现。产业带的商务服务往小了说就是“独立站”,往大了说就是公共的垂直电商服务平台。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将助推这类垂直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在集约化仓储服务包括海外仓服务、智慧运输、数字化通关、尾程派送等物流服务领域发力,联合金融机构助力,形成有别于其他国际速递企业的自身特色。
而如果将这样的特色融入正在打造的国际小包裹速递服务产品,则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即可成为既具行业特点又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国际速递服务企业。而这也将有助于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实现“在国际间服务现代流通,保障国计民生”的使命担当。


(中国物流集团总部)



建机场、买飞机不是物流公司该干的事
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我国国际/港澳台快递(统称“国际件”)业务量累计完成27.5亿件,同比增长54.1%。“国际件”市场展现出持续爆发的势头。
这像极了当年国内电商快递的“黄金十年”。



这一背景下,我们看到市场上有两种明显动作:一是,国际快递巨头开始加大对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布局;二是国内快递开始建机场、买货机。
根据运联智库对跨境物流企业的走访,大家普遍认为,这几年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侵蚀了一部分原有的国际快递的份额。同时,传统的国际贸易及其物流增长乏力。这种市场环境下,国际快递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中国二、三线城市或许更具有发展的潜力,城市航空建设正高速发展。
国内快递巨头已经跑在了前面。目前,顺丰鄂州花湖机场已经投入一年多时间,顺丰航空全货机总量达85架。
除了顺丰之外,京东物流与南通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致力于把南通机场打造为京东物流全球航空货运枢纽。圆通与浙江嘉兴市政府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在嘉兴机场建设全球航空物流枢纽;中通货运航司及相关产业项目则于近期在长沙签约,项目总投资110亿元,中通与湖南航空合资组建货运航司的计划进入落地阶段。



而在李勇昭看来,做国际业务的第一步不是非要买飞机,建机场。这些都本是基础设施经营者要做的事,而不该是物流企业要做的事。物流企业要做的事,永远是用好资产。当然,物流企业发展好了,有业务支撑也有财力支撑了,倒是可以部分地构建和拥有硬资产。这时候,此类硬资产应是用来支撑物流企业的业务发展,甚至成为具有“根据地”“护城河”意义的企业战略性支柱。否则,构建硬资产的意义便不太大。
在他看来,拥有物流硬件设施是国内快递企业进行业务布局时的一种思维惯性。而事实上,没有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对这些资源进行重投入,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成本压力、经营管理压力。
过去几年,买了飞机经营不好,甚至被倒逼着再卖掉飞机的企业有很多,有的甚至已倒闭。
目前,国内建机队最有优势的仍是三大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他们拥有资质、资金、规模、管理经验等诸多优势。但即使过去几年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阶段,三大航空公司的货机规模也都一直维持在10余架的规模。可见,机队经营并非易事。



正如快递企业规模化上车,是基于双边线路的稳定一样,机队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业务规模的基础,让资产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能够把经济账算明白。
一方面,航空件的运营本身需要投入场地、人员(飞行员)、飞机等大量成本;另一方面,运营上客机腹仓的预定有一定灵活性,而自建机队的成本控制就成了关键问题,一旦装载率不够,将面临巨大的亏损。
不同于国内快递成长阶段资源稀缺的状态,现在国际业务的发展不仅仅靠资源堆积就能跑出优势。所以,物流企业买飞机、建机场,要看明白市场趋势,更要清楚认识到自身条件和所处的阶段。
李勇昭认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跨境电商平台仍处于野蛮生长状态,因此服务于跨境电商不是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关注的全部,其也关注制造业集聚区、独立站、国际速递的“铁三角”发展方式,希望大家一起成长,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合作规则。



烧钱就能干成的时代背景过去了
对于新网络而言,找准目标市场、企业定位以及增长路径尤其重要。
根据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的目标市场来看,其有几个关键词:
1)产业带独立站。
过去几年跨境电商的发展,带动跨境电商物流高速发展。这一定程度上挤压了UPS、FedEx、DHL“三大巨头”的市场份额。今年以来明显可以感觉到,三大巨头在国内下沉市场找机会,这实际上便是其在大客户之外,打开中小客户的市场。
跨境电商平台培养出来的追求极致性价比的物流服务,其壁垒或许在于在规模效应中挤压成本。而李勇昭认为,服务产业带独立站的这些中小客户的过程中,物流企业的壁垒则是建立良性的规则,进行价值创造。
2)借资源搭网络。
相比于国内快递企业建机场、买机队的布局路径,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选择与已有资源进行合作。其现阶段的战略,恰好与郑州机场的发展战略同频。自郑州机场实施“货运为先、国际为先”的发展战略以来,实现了货运规模的快速增长,双方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谋求合作布局。
当然,国际速递业务本身是要有网络化服务能力的支撑。对于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而言,关键节点的布局,也要建成一张地网和一张天网。
从业务结构上看,河南本地外向型企业较少,因此在网络化建设上会以郑州为枢纽,逐渐外扩至华东、华南等地,第一阶段预计布局8-10个左右的网点。
3)上亿吨是门槛。
除了关键节点之外,随着品牌出海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过去是平台带动下的商品出海,接下来则是增量市场牵引下的品牌规模化出海。其中的不同之处,在于过去更多是国内直发,而接下来海外仓的布局将是关键。
李勇昭表示,运力布局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对国内仓、海外仓的布局。国内仓主要是软改造,海外仓则会考虑在关键节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当然,资产布局的前提是业务。在李勇昭看来,各种业务量累积起来达到上亿吨的业务规模时,企业才能接触足够多的业务场景,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同频。
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整体看来,在国际化这件事上,一方面,三大国际快递巨头诞生的背景是工业化时代,并且其网络也是通过收并购的方式搭建而成的。面临新的市场环境时,三大巨头需要一个转型的过程。另一方面,从商流的角度来看,除了欧美市场电商市场外,东南亚、中亚、中东、南美以及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培育也正在创造增量机会。
因此,国内物流企业要建立一个自主可控的物流体系还需要漫长的过程。如今,则恰好是布局国际化的机会窗口。而如何选择布局路径,大家都还在摸索中。
2024年1月18日,运联年会:2024趋势与预测大会现场,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昭将登台分享,敬请关注!





©本文为运联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运联智库公众号
对话框输入任意企业名称,了解企业动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kjker.com

GMT+8, 2024-12-23 12:35 , Processed in 0.1090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kjker.com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